
北方海區2020年冬季換標作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,很多小伙伴不禁要問,冬季為啥要換標呢?
相信看過《林海雪原》的小伙伴都知道,北方冬季那是賊冷滴,深山老林更是積雪滿滿,厚度有一人之高。同樣,受冬季寒冷空氣影響,在北方海區廣袤無垠的海面上,入冬后,海面也會不斷結冰,每年12月至次年3月,遼東灣、渤海灣、萊州灣和黃海北部等水域都會進入“冰川時代”,其中尤以遼東灣冰情最盛。巨量海冰踏著海流和潮汐,攜著海風,上演著一出出“鬧?!贝髴?。嚴重時,50%的海面都會被冰層覆蓋,部分地區冰層厚度可達1米。
渤海屬內陸型海域,水深較淺,受外海的影響較小,海水鹽度相對較低,冬季在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下,可形成大范圍的海冰區。冰封滄海,那是遼東灣的另一番壯美景象,是另一種氣度和神韻。圖為海面上大片的蓮葉冰。碎冰塊隨著海風和浪潮涌動,彼此間不斷碰撞,邊緣形成一圈凸起,且形狀近似圓形,猶如海上的萬千蓮葉,故而得名。
海冰,與海嘯、風暴潮、災害海浪和赤潮并稱為海洋5種主要災害,素有“白色殺手”之稱,破壞力主要表現為在風和海流的作用下產生巨大推力,以及海冰膨脹帶來的巨大擠壓力量。一塊6平方千米大、1.5米厚的冰塊,在流速不太大的情況下,撞擊力就可以達到4000噸,1912年4月發生的“泰坦尼克”號客輪沉沒,是上世紀海冰造成的最大災難之一。
那么話說回來,如此大的海冰破壞力,咱們“高粗胖”的夏季燈浮標可是“無福消受”,雖然夏季燈浮標底部一般會配有一塊4-5噸重的沉石,防止其偏離標示位置,但是海冰巨大的推力會導致夏季燈浮標與沉石鏈接的系固錨鏈斷裂,導致航標不再受沉石約束,俗稱“跑標”。海冰的膨脹力也特別驚人,能把被冰凍住的夏季浮標擠壓變形,使標體破裂進水。當海水溫度降到-1.5℃時,1000米長的海冰就能膨脹0.45米,“白色殺手”的稱號名副其實。
為了避免冬季海冰的不利影響,每年冰期來臨前,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便會開展冬季換標作業,將具有助航功能的夏季燈浮標換成抗冰性能更好的冬季冰標,確保船舶航行安全。